美感是培養出來的,但它不似一株草、一棵樹,可以衡量它有多高;人這個載體,我們是評價不出來的,但我們可以去評價人的行為;所以要談論美感教育,是否先將視線移開結果,因為談論結果的實體,常常就只是作品,作品可能是詩、可能是書、可能是畫…,但其實很重要的,是怎麼達到這個結果的過程。

美感他不只存在於一幅畫、一個雕塑,美感其實就在馬路邊,家門前。當我們不在乎生活中機車隨意亂停,路邊的冷氣水亂滴,什麼都沒關係的生活態度,才是我們教育該關心的,而不只是他能繪一幅漂亮的畫、撰寫一篇感人的文章。

美感練習誌與這一波的美感課程,不只是期待能教育學生,更期待能影響老師,當老師以「生活」來因「人」施教,讓這個人產生美感的共鳴,就能期待重新實現在學習者的行為上面,然後進一步擴散到他的生活中。教學是途徑,但「生活中的美感體現」才是真正的課程目標,才是我們期待的教學結果。

每個教育者不一定能綜觀所有藝術家的創作,但是每個人都總有生活,我們應該想辦法從其生活經驗中抽取素材出來給學生。有些老師之所以無法做出好教材來教學生,常常是因為他也忽略自己的生活,蔣勳曾說:「活得像個人,才能學到美。」如果人不會去觀察生活,那他更不可能去推動學生去觀察他的生活,更不可能以教學引導學生,透過行為去影響改善他的生活。當教學者對生活有所感悟,或許他才能開始從生活的經驗與學生交流。當老師、學生都可以去用心看生活的時候,才真的是美感教育啟動的核心!

 

美感就是Care!沒有美感就是 I don’t care。
想追求美的東西,去投資生活, because I care,because I care about myself。
I care about myself 美感教育,是對自我的一種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