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從一個國中畢業的社區媽媽開始的,從感動、認同,產生一連串的行動。

孫啟榕建築師:「我希望跟所有中學美術老師講:大家都曾有被美的畫面所感動的經驗,那些美的畫面,都不是純粹的美,還有更多來自他背後的價值判斷,那些價值判斷是什麼?才是我們應該教給學生的!」我們如果能透過美感,透過美感經驗來教,不見得是形式上的美感感知,而應該是激發學習者多關懷不同面相的理解,去啟發他對不同價值觀的理解,這才是美感教育該做的事情,也就是我講的價值觀的辨認。

齊東街一方往台北城東一方往松山(城的西口),是清代留下的米道,不同於青田街各有姿態的日式居所,齊東街老樹圍繞著樣式統一的日式宿舍群,成為都市中難得的綠意。齊東街宿舍群的聚落保存,是從在地社區媽媽跳出來,捍衛自身所處的街區空間開始的,也漸漸感動許多人,從認同到支持、協助,漸漸成為屬於全體市民的公眾空間記憶資產。縱然在通過聚落保存後仍面臨大大小小、令人憤怒、不捨的惡意破壞,但讓我們更深刻的思考與感受到,當公眾空間與私人利益間產生衝突,公眾的空間權利該由誰來守護?

孫建築師沉穩而堅定地說著:「談論這些事情,也許與美感經驗無關,但都會與美感背後,更核心的價值觀有關:『什麼是美』、『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這個社會有很多不同的價值觀,該要為誰講話、該捍衛何種意義,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就像我們在閱讀讀魯迅的小說、讀屠格涅夫的小說,都一樣會深受感動,那是因為作品背後深刻的關懷,我們讀小說、看畫、看雕塑,一定都曾有一些碰觸我們內心的真正感動,那不純粹從美的形式而來,普通人無法指摘駢麗文體中詞藻是否豐富華美,但我們都能透過閱讀,體會當中是否具備更基本的思想價值;所以推廣美感教育,問題不在美學形式,而是透過美感教育傳達出來的價值是什麼?應該回到人、多謙卑、多尊重一切。

齊東詩舍跟台灣文學館,其實是兩棟一模一樣的建築,既然一模一樣,一棟原汁原味完全復舊,一棟則轉變成新的形式,成為社區公共空間的起點。未來這中央的走道很重要,使通往齊東街區不需再從金山南路繞一圈,成為周邊居民日常的通道,主婦從東門市場買完菜,坐在這閒聊休息,小孩們在這玩耍,通道讓空間產生內外的關係,院子內化後,平日是寧靜的,在特別的時刻轉變為活動發生地,當居民產生了認同,這裡便不是指定的保留空間,而是眾人的生活空間!當空間自然地被居民使用,日式宿舍特別的氛圍也會反過來傾訴,我們隱藏的價值觀,這也是美感經驗的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