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合宜
人類的文化是從器物開始,
這也是文明社會跟野蠻人的差異。
器物選品給人生活的份量,
讓人感覺吃飯是重要的事情。
每個有歷史的文化中,
餐具的擺放都是重要的學問,
看一個人會不會使用餐具,
就知道一個人修養如何。
怎麼坐椅子來端正姿態、
怎麼持碗筷看人的行止合度,
用什麼樣的器物,會影響到全身的修養,
這便是昔時人們說的家教,就是在教這些事情。
用不同的器皿,
乘載不同的料理、季節的變換,
以材料的智慧傳遞生活的感動,
連吃飯都該抱持著「慎重」的心情,
其實就是一種認真的生活態度。
雙手的溫度
慎重的以雙手包覆器皿,
感受茶湯傳遞的情誼。
那個美好時代,
街角的修理店延續了物品的生命,
儘管是高價的陶器亦然…。
「金繼」日語中稱為“Kintsukuroi ”,
是將器皿的碎片用天然生漆黏合,
表面再敷以金粉或者金箔,擁有較強的裝飾性。
總是以短暫的保固期看待用品的現代,
與過去一生一世的謹慎期待,
這些「珍惜」,
來自於一種生活態度,
也讓工藝能傳承至今。
旅行的重要
隨著季節更迭,
五感溫度轉換。
職人使用當地的土、當地的釉料、當地的技巧,
依循不同的料理需要,製作器皿。
工藝
不同於屬於個人的文創。
是時間淬鍊出的技術與品味:
玻璃的季節是在夏天,
冬日喝湯,或許該選漆器,
木胎的漆器可以維持溫度,又不像瓷器燙手,
讓人感到溫暖、安心,這是器皿中豐富的感情。
旅行到當地,賞玩這塊土地上的器皿,
引人想手作料理,讓人持續想使用它。
讓「對時」的料理「對味」,怎麼搭配?來自感覺。
從觸覺到記憶,從地方到時代,
是對物品與環境深刻而有意義的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