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次課程計畫以質感構面為學習的主軸。學生將收集生活中可以取得的各種材料,分析其質感元素,並做成質感記錄卡。將質感紀錄卡於美術教室展示,成為質感展示牆,讓各班同學分析比較不同材質使用不同技法所呈現的不同質感。於課程進行期間,同學可持續進行質感紀錄卡的練習,廣泛收集各種質感並進行分析。
廣泛收集質感及分析討論後,將範圍聚焦到探討建築物的表面質感。首先邀請藝術家入校辦理講座,以藝術家的觀點帶領學生欣賞建築物表面質感之美。再帶學生實地走訪學校周邊,尋找建築物的表面質感,並且使用平板拍下自己感覺具有美感的材質,並記錄其位置。學生回校後可重新檢視自己拍攝的照片,接著進行質感探索影音報告及討論。
美感預期成果
1. 覺察生活中質感的多樣性並能分析其特性。
2. 觀察生活周遭的建築表面質感,探索台灣常運用之建築元素及表面材質。
3. 體察不同時代建築質感之美,發表自身美感經驗。
教師課後省思
本次在設計課程時,實際走訪校園周邊的巷弄,每一條小小巷子都好像一間建築質感歷史博物館,例如六零年代常使用的小磁磚、傳統工匠自創花樣的鐵欄杆、或是新式的建築工法如清水模,在這當中可以看出不同時代興建的常民建築在建材選擇的脈絡,讓我更能深入感受建築質感的多元性與歷史意義。當學生實地與藝術家走訪她創作取材的巷弄與建築時,學生的驚嘆連連,驚訝的是這些每日要經過的巷弄竟藏有這多驚奇,嘆的是居住者對建築的改建、增建成為影響建築美感的因素,許多沒有美感沒有秩序的設計的確存在我們生活中。學生在散步、拍照的過程中,也對許多建材感到好奇,也會主動試著去尋找答案。大部分的學生對於實際走訪學校周邊都感到有興趣、有收獲,然而因一堂課的時間能走訪的巷弄不多,學生都覺得很可惜,若能調課進行兩節課的觀察,學生將能更仔細去體會建築質感之美。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