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這個單元希望透過課程的帶領,讓學生了解到質感是觸覺與視覺的綜合經驗,關於質感的記憶會影響到我們對事物的感受。並透過案例的討論,與探索校園、校舍各階段的門、窗、地板、牆面使用的建材、形式,帶領學生理解到材料與技術是影響質感表現的重要因素、質感的喜好也反應了當代的價值觀,以及質感使用的合宜性。

  最後,以分子料理、「毛皮餐具」為例,改變質感,讓人對事物的觀感覺得陌生,導入改變質感的練習,增加學生對質感的感受。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對「質感」的意涵有清楚的認識,能理解質感對視覺經驗的影響,並能思考並練習質感搭配的合宜性。

教師課後省思

「質感」在過去的美術課,只是一個稍微帶過的小部分。這次的課程嘗試將「質感」變成一個完整的單元,對師生都是一個挑戰。

如何將一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是在設計教案時不斷思考的問題。執行到第三節課時,發現學生對於「同一個項目,三種不同的質感」的作業要求容易混淆。有幾組同學交出來的相片檔案,呈現的是「同一個項目,三種不同角度」。

因此,判斷學生對於「質感」的理解還是不清楚,在第五、六節時,將課程做了調整,讓學生在校園中實際採拓質感、紋理,並在美術課本中,找出可以相對應的質感表現,加深對「質感」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