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在地課程作為發展基礎,「食農教育」在發展課程時,美感課程以色彩視覺發覺辨別的配色能力為學習目標,認識自然物的色與自然物產生的食用色為條件。實際製成的物品,也以米食與豆類為主,以基本幾何的造型,減少造型的種類,專注在色彩的配色與分辨感受。
色彩是視覺型式美感的第一印象,也是帶給人視覺感受的最先之感知,我想帶學生體驗環境中的色彩蒐集,發現調和色調與衝突色調的存在,讓學生能夠描述色彩意象。並藉著在環境中的色彩隱身術學習活動,通過模擬再現的過程去理解色彩,以及校園落葉色彩美感分析實驗,完成合目的性的色彩處理。
一般學生因個人過去的媒體經驗(例如視覺對比強烈的手遊、制式化人物風格的動漫、色彩鮮艷的雜誌廣告等),使得高中生對於自然美感(肌理、色彩、結構等)容易忽略,視覺敏銳度漸趨薄弱。本課程期待藉由重新尋找並蒐集生活中的質感變化,配合遊戲式的活動來提醒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質感趣味。
由最初階清潔、整齊、秩序談構成的美感,先能發現生活中隱藏種種秩序的概念,動手做做看,試著讓教室裡的書桌、書櫃和服儀產生美感,感受前後差異,循序漸進在構成美感體驗中,透過思考選擇適切合宜的構成美感,這樣的思考和選擇過程是美感訓練的目的。
由生活素材質感體驗活動中,擴展描述質感形容詞的廣度,並經由建築材質的發現與實驗建構,理解質感的構成要素:材料肌理與構成,並由校園中不同場域的建質材質踏查行為中,建構質感對空間的影響力,認識建築師隈研吾在建築質感的詮釋,最後以珪藻土與石、木、塑膠不同粒子的混搭質感杯墊作品中,嘗試拓展原始材料的不同質感質地創造,並能描述其形容詞感受的差異。
將餅乾試為一種脆弱的材料,各式型狀成為模矩的概念,並以「疊高」與「承重」做為本次課程最主要的動機,藉由操作食材進而產生的結構,會有內在的「堆疊」及「排列」的美感,。
學生藉由美感電子書自學,理解美感的基礎為秩序以及六構面原理原則,並分組進行校園及街區踏查,以六構面為主題,發現生活中的美感角落,攝影紀錄後,於課程尾聲進行「美好校園提案」,以「街道家具」設計為概念,探討空間中的構成關係,發現待解決的美感問題並試圖提出設計方案。
本教學單元設計以本校歷史照片為媒介,引導學生透過校園環境變遷與環境色彩的觀察,導向色彩基礎配色的感知、發現與討論,並以『調和』與『強調』兩種基礎配色策略進行塗刷實作,讓學生也能獲得真實的塗刷技巧經驗。
由學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紙」來探索材質之美,從材質實驗中看見偶然形態的美感存在,並思考嘗試以材質表面處理作為設計思考方向,取代現有物件原本的質感的可能性。
「食,在美力!」即是「飲食,重在美感力!」本課程先從文具用品及書桌、書房擺整齊著手,讓學生關注到美感之首--「秩序」的重要,再從「構成」構面中選擇--主從關係與畫面平衡作為課程主軸出發,以點、線、面基本設計元素為基礎,引導學生嘗試轉換為具情感層面如溫暖、安定、冷靜…等畫面構成,並運用於淋醬、乾糧練習及甜點擺盤實作,以漸進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合於美感的擺盤組合。
將學校豐富的植物生態與美感構面的構成做結合,讓學生從學校日常會用的餐袋,去發想體驗生活的美感課題。
採分組方式進行,討論「物件與物件的結合有哪些方式」,並提出「不利用其他材料,如何讓物件與物件結合」,藉此導入課程主要概念「榫卯結構」的定義、優點與用途。「利用風扣板、竹籤與麻繩等材質,製作手機座」以此作為設計的主題,讓手機座的設計達到:承載「手機重量」、方便「閱讀與使用」、「收納與運輸」三項評量標準。
美感預期成果 能觀察環境中的色彩。 能發現環境與色彩的關係。
在生活中發現質感的多樣性會與視覺美感的感受相關,連結對於質感的觸覺經驗進而發現質感對於美的發現。
海洋的色彩─「藍色」作為此次課程的發展重點,以身邊可見的大自然藍色(海洋、天空)與人造藍色(本校藍色制服)為出發,讓學生重新思考有關「藍色」的種種可能,並透過廣泛的觀察,重新面對色彩,並藉由觀察、收集、分析、解構與重新的構成來認識色彩,建構屬於基隆海事的「藍色」。
美感的入門是讓生活有感,從搜集不同質感的經驗來對應出使用者感受的譜系,逐步累積對出生活的美感的使用經驗,並運用質感鋪陳感受的層次性。在人為技術介入材料或基本的材質選擇更替練習,了解當材質樣貌改變後,質感的多元特性將觸及美感的理解層次。
本課程以色彩構面呼應 108 課綱之素養導向,連結學生於七年級所學習的色彩學基礎知識,以「都市酵母」團隊於「台北設計之都」所企劃的「變電箱改造計畫」過程影片為引導,使用日本色研 PCCS 色彩系統之「129a 色票配色卡」為學習工具,以小組合作之教學模式,針對校園各角落嘗試進行關於校園色彩合宜性之「調和的色彩」的觀察與實作探索研究。
課程以「質感」為學習要點,我們藉由觀察建物的材質,引導學生體驗建物組成的材料在視覺與觸覺上給人的感受,並且可以透過物體表面的質地,了解物質的組成成分,進而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能夠區辨紋理質地的特徵,感受物質在光線下呈現的色澤、粗細、密度等特性,以產生美感經驗。
在單元課程當中,讓學生藉由探索城市與生活週遭既有的材料,看見生活當中的各種材質差異,進而發現生活中各式的人造物與自然物的材質特性與質感,並且能進行自我的思考與判斷,建立自我的材質的分析標準,進行分解、分類並重組再製,透過解構再重組的過程,刺激學生的美學邏輯思考與個人美感準則,並建立自我的城市微光寓言。
觀察生活中的環境色彩,運用色彩搭配創作個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