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美感是對生活有感,有感而發:生活中不缺少美,是缺少發現。
對各階段的學生而言,學校是除了家以外停留時間最久的地方,彼此關係就像第二個家。因此本課程活動從環境中找尋題材,喚醒學生對色彩之感受,因為對地方有感情,所以能有感。藉由6小時課程的安排,同學之間的發現、探索、創造、討論、分享、反思,一同玩出色彩之美。
課程一開始帶領學生從簡報感知生活中的環境色彩,第二節帶領色彩試驗的小活動,讓學生透過試驗去喚醒對記憶色彩的感受,第三節課堂中,淺談識別設計並運用一個假想計畫來搭配色彩意象。第四節課透過實際的觀察科學館來記錄感受,第五節課能運用所學的色彩搭配去創造出科學館未來設別設計的色彩意象,將審美意識在生活中做連結展現。探索之後,帶著理解、體悟及收穫進而對話分享,與孩子一起沉澱,讓課程結束後,美感還能繼續在生活中連結及採取行動。
美感預期成果
1. 帶著這些學生達成對色彩的發現及探索,未來能處處觀察並發現色彩美感的可行性。
2. 透過觀察後,能發現進而表達出生活環境中符合美感之構面。未來能帶著美感素養延伸至學校及生活當中。
教師課後省思
- 學生部份:
因本次教學班級為高三班級及高二體育班,皆為本學期第一次任教班級,一則有升學壓力、一則大多數對藝術或美術興趣缺缺,故在開始實行課程時,美感生活經驗的帶入經營著實重要,需花較多時間與學生培養默契,在課程過程也不忘需要設計小活動及提問讓學生彼此建立良好討論關係,當學習過程建立共同團體榮譽的氣氛,才能為教學成效加分。老師必須在課堂第一節課說明清楚美感教育的精神及意涵,才能讓學生的學習心態調整及做好心理準備。
2.課程部份:
- 第一次設計一構面六節課的美感教育課程,與原來之前103年度美感教育實驗課程差異頗大,感覺自己的課程內容應該可以再聚焦,避免探討議題過多,無法如期完成,結束過於匆忙,在課程進行上無法做到最完美。
- 課程進行當中,較難安排拍照人員、學生協助拍照時無法取到令人滿意的角度或者自己忙於說明無法從容拍照,導致上課過程無法呈現完整的照片流程,未來進行課程時,需事先安排好同事協助或先想好取景畫面。
- 感謝台中教育大學美感教育基地中心助理的支持,能提供新的思維跟想法,讓在推行美感教育的路上有夥伴,著實相當溫暖。
課程規劃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