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透過生活中飲料瓶罐產品欣賞,從不同構面的美感素養中學習,培養學生在飲料瓶罐外型上各種美感構面探究與體驗,讓學生對美感自信心的養成。在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形上學》第十三章裡,就提到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對稱(平衡)、和明確(整潔),可見「美感教育」可以是技術層面的形式原理學習,但更應該是一種品味素養與信心建立的養成。所以,本課程核心設計特色,將在秩序、平衡和整潔的美感要素條件下,思考美感要素在生活上的各種展現方式與環境品味。
因此,本課程活動透過六小時安排,在課程中透過發現、探索與再發現等三個基礎歷程階段,藉由學生個人經驗累積作為自己與社會環境上各種可能的資源連結,讓美感教學有更多的可能性。再結合108課綱中的素養導向為出發,針對日常生活中產品的探索,進而養成學生對美感中的自發、互動與共好。將建立學生對生活環境事物的美感探討,讓學生從生活題材的經驗中探索美感學習歷程。因此,本課程將以發現、探索、再發現等三個概念作為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活動,讓學生感受美感呈現方式與對美的啟發,期望透過創新研發的美感特色課程,提供日後師生進行美感教學活動的參考。
美感預期成果
期望學生能夠加深加廣對生活美感態度的重視,以及提升自己生活品味與美學素養,讓學生認識美感構面,進而發現與觀察生活產品中的美感,藉由實際操作的方式,練習美感構中的要素,以下便從課程教學設計中,提出六點美感學習能力指標。
1.學生具備觀察與描述生活美感構成表達能力。(描述表達力)
2.學生具備分析美感色彩以及比例的情感能力。(合宜分析力)
3.學生具有解釋美感材質以及比例的美感能力。(適切選擇力)
4.學生具有美感生活元素的結構想法解讀能力。(形態平衡力)
5.學生可以創造與表達美感構造生活感動能力。(組裝整潔力)
6.學生可以評價美感要素和同儕分享評價能力。(同儕評價力)
教師課後省思
根據課程活動實施過程與成果,探討班級互動氣氛、教學成果與反應等兩個項目。
(一)班級互動氣氛
1.透過日常生活中飲料產品進行課程內容設計,是可以增加師生互動討論議題。
2.在進行飲料產品課程活動時,可以感受到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好奇與投入。
3.運用行動載具方式,可以讓學生學習到上課內容與同儕之間的互動關係。
4.學生喜歡利用行動載具的教學方式,老師在課程活動結合行動載具方式,是能夠強化與增進師生的班級互動,更可以讓學生有效學習內容。
5.網路平台的運用可以促進學習分享與成果討論,協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未來的學習方式,而行動載具除了課程教學外,學生還可以即時利用網路搜尋資料,來增加學習想像與互動的機會。
(二)教學成果與反應
1.學生可以根據老師所提供的主題,進行課程內容的主題討論,是可以有效達到學習效果。
2.學生喜愛透過手機行動載具的方式,進行小組之間的互動,是促進師生學習的鷹架設備。
3.課程中也發現,有策略性的課程內容安排,是可以有效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讓學生在課程過程中,更有效利用行動載具,達到學習效果。
4.課程活動中,也要求學生透過雲端方式儲存與討論,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特質,進行差異化的教學策略。
5.在課前先準備課後學習問題,以便學生在課堂結束後有更多時間,可以進一步學習。例如:設計數位媒簡報檔案,透過事前增加重點技巧方式,發現學生可以將重點放置於學習理解,最重要的是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可進行各項不同的指導,進行能力層次的提問。
6.給學生更多動手做的學習機會,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學習模式,讓師生有更多教學可能的嘗試策略,甚至有新的課程可以學習更多。
7.老師透過創新教學策略,並且改變提問模式,也是調整學生的未來學習心態。
8.同儕的學習互動,也是獲得知識主要方式,從班級學生互動表現上,可以發現學生相互討論氣氛明顯增加。
9.老師正面積極的引導,會影響學生對上課學習表現,讓學生分享彼此的想法與反應,是能引發主動學習動機。學生也利用課餘時間進行學習機會,並記錄自己的美感以及未來學習歷程。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