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結構」的形式相當多元複雜,時常伴隨構造、構成、色彩、比例等美感構面而存在。從構件材料的形態來看,不同線形、面形、塊面,就有單一或相互混合等多種組合樣式,如建築中,線形構件有所謂的桁條構架、片狀構架,若再加入材料的性質,結構更是多元。因此,本單元僅著重在木條「片狀構架」的空間美感概念,此概念來自於傳統木構架、鷹架、鐵皮屋的搭接。藉由六節課程設計使學生從三人到四人的騎馬打戰及疊羅漢遊戲中感知「力的作用」,導向理解傳統木構架、鷹架、鐵皮屋等「片狀構架」的空間搭接概念,從「做中學」微調「ㄇ形」片狀構架立面,再發現形態與結構補強的美力關係。最後透過上述的經驗「學中做」,進行挑戰AB點的合宜美力空間。

美感預期成果

1.能描述基本木條「片狀構架」的作用力、結構補強及搭接組構的空間概念。
2.能運用漸變、律動美的秩序,發現美力關係,組構木條片狀構架。
3.能在差異化分組,進行合作表達與對話,並且思考「玩美結構」在生活物件應用的可能性。

教師課後省思

(一)學習歷程的觀察與反思

從學生的學習歷程觀察與反思,可歸納出:1策略即時微調、2增加任務測試項目,3強化課程主軸、克服操作技能,回歸課程主軸、4提供典範作品示例。

1.策略即時微調:

必須根據學習階段、班級風氣及分組合作現況,進行策略微調,以符合教學現場所需。例如國三階段的心智成長不同於國一生,在課程節數上,國一生增加3-4節。又如原本設計的遊戲活動,比較偏向於小學經驗,對於青春期的國中生,無法引起興趣,在更換適切的遊戲活動之後,獲得有效的回饋。

2.增加任務測試項目,強化課程主軸:

為了避免學生任務挑戰,偏向立體造型而忽略結構與補強的重要關係,因此在課程內容上,進行支撐、承載、耐震等測試,藉此使學生將重心關注結構的思維與好看的實驗課程主軸。

3.克服操作技能,回歸課程主軸:

工藝課的廢除,導致於現代國中生對於基礎工具的操作有困難,即時示範之後依然如故。例如,常常耗盡力氣以手指按壓刀尖背切割木材,非以站立握住刀柄藉由身體力量施力。另外,面對取自於不同原木位置,產生不同軟硬度的木條的切割處理能力明顯不足。甚至於黏著劑的使用都仰賴教師的示範與不斷的提示說明。同時對於簡單的角度量測與漸變,似乎一下子反應不來,影響課程發展與時間的延宕。為了避免材料技能的操作及角度換算等問題,影響探索完美結構的主軸學習,嘗試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例如片狀單元的製作,木條之間的黏合及角度的處理,則從提供夾子暫時固定黏著點,發展成模型版的概念。這種方法是各組將所選原型片狀描繪於模板上,依序編號之後,直接以木條量測漸變位置,進行大量片狀單元的產出。片狀之間的搭接,則提供「隨意貼」暫時固定確定位置之後,再以熱溶膠固定。

4.提供典範作品示例:

國中階段模仿學習能力強,必須提供更多的典範示例參考,轉化為課程任務所用。例如:2017 年底,台南市水交社區,正好有類似本課程類型的戶外木構體,本課程適時引用,提示學生觀察其片狀之間的搭接,是如何處理力的傳遞。

綜合上述四點,並非在課程設計之際所能知曉,往往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逐一浮現。從教與學的觀點來看,學生無法進入議題,那是老師的問題,必須減少各種干擾的可能性,多次指引學生主動思考探索。甚至於在過去少有主動學習,缺乏主動思考者眾的情況之下,提供更多的典範作品的運用有助於學生的轉化。而時間限制的控制是有效的教學,更能使學生在壓力之下,了解任務分配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籃球、足球精神)。

(二)學習單的實質回饋與反思

本課程「學習單」的內容設計,主要是了解學生對於基本結構概念的認知與運用,同時可知學生面對問題的解決能力與態度,並且透過學生完成任務的回饋題目中,可知實驗課程的成效。

綜合學習單內容,可知大部份學生已具備結構核心概念。對於專有名詞及結構搭接的描述教師有必要進一步的說明。從以下幾則內容,可知學生能反思面對問題的態度、團隊合作且是有效率分工、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可能性:

「必須動腦思考同時要動手操作,從一開始的想法到完整地呈現於眼前問題要自己解決 加強面對問題時的態度與心境,也能促進團隊合作」、「思考如何架構才能撐起來讓它穩固同時還要延展空間,解決學了好多」、「思考作品穩固美觀,許多東西是同學共同討論出來」、「老師把問題丟給我們,只在旁邊提示,要我們自己解決,團隊精神、如何有效率分工,我們想做怎麼就做怎麼,很有成就感」。

最後,本課程後續發展,對於挑戰完美結構A點到B點的任務,成品尺寸以16開為宜,多一些典範作品的轉化及基礎工具與技術性的示範說明,對於國中階段將是有效的美感課程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