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本課程以「色彩」構面為主要教學核心,花蓮縣以山水美景著稱,觀光客、居民往來沿岸邊頻繁,多了許多人為景物,透過色彩探討沿岸海與人之間的關係。帶領學生實際踩踏花蓮崇佳豐定點漁場沿岸,體驗、發現、觀察記錄蔚藍太平洋沿岸景色、景物;使用色票分析沿岸人為景物、海洋及的色彩關係,做簡易色彩配置與討論;介紹與海洋相關藝術影片及作品,讓學生發現海的不同樣貌;接著,了解議題、觀賞相關後,將所學配色練習實際於T恤設計,最後,發表整體活動的心得與回饋。
美感預期成果
1. 珍惜、愛護海洋,減少製造垃圾量。
2. 學習至少一種調和配色,彩繪於作品上。
3. 透過T恤設計創作,實際將配色融入生活。
教師課後省思
此課程規劃從花蓮旁的太平洋為出發,希望透過色彩的課程,讓學生發現海洋色彩、生態及沿岸的美,學習色彩應用外及思考人與環境的共存問題。
初次戶外教學,海景的挑選過程中,經驗不足,感謝唐校長惠珠、張敏琪導師、地理老師馮吉迪老師的建議,思考學生「從環境中觀察、感受到什麼」,最後決定花連秘境-崇德海岸,沿岸原住民部落,從事捕魚活動,有著定置漁網的特色文化、獨木舟的休閒活動,使得此戶外教學的活動,更具人文的深度與色彩。
教學反思戶外教學部分,需考慮、注意氣候的變因,如『風太大,學生不易書寫文字、畫圖,需帶夾板輔助』…等細節。教學內容,或許可再補充清水斷崖的水墨畫,探討用色。
觀察學生學習狀態,一年級學生在造型上。較單一造型、色彩應用上,使用原色配色較多,需要多點時間溝通與討論;二年級學生,善用圓形、橢圓型排列組合,較活潑、色彩較多樣,部分學生對於『人與海洋共存』議題省思後,能具體描繪於作品之中。整體教學,學生作品皆在課堂創作,部分學生因時間上較不足,捨棄好的構圖、或只印製單一色彩、或草草完成作品,少了深入思考、求快速完成的心態,讓我覺得比較可惜。
此次教學,學習很多不一樣的經驗,十分感謝指導單位與老師們、唐惠珠校長、張立之主任、廖啟宏主任、鄭薰瑜組長、劉美宜老師、張敏琪老師、地理老師馮吉迪老師、焦元昌老師、藝文領域輔導團的老師們…等諸位老師的幫忙及協助,順利完成教學。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