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這次課程活動以色彩構面為主,讓學生進行校園植物色彩的分析與歸納,建構校園植物分區色彩圖表,並結合跨域的理念--讓孩子做植物葉片的「濾紙色層分析實驗」,學生利用酒精以同心圓方式分析葉子不同物質擴散的速度,觀察所呈現出來的植物本身物質之色層。
使用色卡與相機,實際進入校園做植物色彩的比對與採樣,再用電腦做出色彩分析圖表,歸納出屬於校園植物分區的色彩圖象。
此課程的延伸與運用,是希望學生能將色彩實驗的過程,以植物色彩圖表為主體,加進校園色彩收集時的照片、每位同學葉片的色層分析實驗和各組分區植物調色練習等資料,編輯成專屬班級的校園植物色彩地圖。

美感預期成果

  1. 色彩調色引導:讓孩子了解色彩與色彩中存在的中間色調,既使剛開始挑選的三種顏色,其中有對比色或衝突色,它們之間最後還是會出現調和色系。
  2. 色層分析實驗:藉著跨科的生物實驗結果,讓學生思考有時眼見不為憑,就如植物的葉子,我們看到的色彩和經由酒精這個媒介所分析出來的物質色層,有時是不盡相同的。
  3. 色彩分析圖表:用word檔製作色彩分析圖表,使用CMYK挑選跟色卡相同的顏色,學生能訓練對色彩的辨識度,從植物本身的顏色→到pantone的顏色→再到印刷出來的顏色(或是照片沖洗的顏色),可以從觀察再到分析,最後做成歸納與整理。

教師課後省思

這次的課程看似只給孩子們做觀察色彩這任務,其實當中包括很多面向,我發現當課程設計與他們生活周遭的事物相關時,較能引發他們學習的動力,我以校園植物這主題做為觀察色彩的起點;而以生活色彩日誌做課程的表現任務,希望學生在教學的歷程裡,能建構對於色彩識別的能力、能覺察生活周遭色彩的運用、進而能省思並區分色彩的運用得當or不得當。

大部分的孩子在校園植物色彩觀察的這課程裡,表現優異都超出我原先的期望,每堂課的表現均達高標,同組的學生能討論、可以通力合作一起做色彩的實驗、並且互相研究色彩的調製、一起上台做發表,但是到自己須完成的生活色彩日誌時,層次就區分出來了,而且男生與女生之間也有很大的差異性,女生對色彩大都會有較細膩的描寫與繪製,男生絕大部分以實物拼貼收場,如果能說出想法會更好。

這課程其實可以將主題&表現任務,依據設定與實施的方向做替換,如果能做跨域合作或主題式課程,會有更多、更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