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在本課程中,以活潑生動的設計,主題比較接近學生日常生活的物品為方向。去引導學生在美感實驗課程中認識與發現結構、色彩、質感、構造等美感目標。進而更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的用品或是不同的校園建築,在課堂上學習藝術美感中的不同因素有那些,可能正來自於質感、結構、色彩、構造等等,雖然質感理論上是一種理性且攸關實用功能與創作的一環,結合生活藝術美感與實用性機能的運用,讓學生深刻體會什麼是藝術美感生活化、在地化。
本課程設計自製手工布書將結合生活藝術美感與具有實用機能的手工藝製作,引發本校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進來透過親自動手製作體驗,運用不同的質感、材質去設計能讓手工書之封面材質千變萬化、多采多姿的呈現出來;內頁也利用不同材質的紙張質感去設計,改變傳統的視覺感受,因此在這個單元習作中運用各種紙張、不同的纖維材質、金屬材質、塑膠材料、絨毛材料去製作封面。接下來更進一步製作內頁,也運用不同材質的紙張去製作以及裝飾、裝釘繩索等各種問題的解決。也藉此讓學生體認現實的生活中,設計者往往要考慮現實條件(如成本預算、材料、尺寸、大眾觀點等)進行規劃設計,挑戰了製作者的創意,也讓藝術美感成為手工藝產品增加價值的重要功臣。

美感預期成果

1.學生能認識何謂質感。

2.能運用質感解決設計的問題。

3.發現並感受質感的美感能力。

4.從理性的思考功能,進而轉化成情意的質感美學。

5.能認同好設計的不僅是解決問題,更應具有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在第一堂課上,先用口述解說讓學生回想過去使用過、看過的手工書經驗,並用教學影片引導學生學習的動機、興趣以及所有概念。並請學生嘗試各種不同的想法與設計,完成自己理想的專屬自已手工書作品。透過同學相互討論、回想過去使用過的手工書以及相互欣賞觀摩別人的創意。有些學生會比較害羞,怯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可以發現學生大多樂於親自動手做做,從中領悟什麼是質感、什麼是結構、什麼是美感等問題。

也發現本校學生採用做中學;學中覺,以輕鬆沒有壓力的學習方法來引導學生,刺激學習效果是非常的好,尤其是對本校的體育生,因為老師講太多的理論、高深的學間,他們都會比較沒有興趣,讓他們親自動手作做,體會會更深刻。實驗課程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課後學生常常會製造許多廢紙以及垃圾。未來或許可以嘗試更多元的種類美感主題讓學生製作不同屬於自己的作品,可能會更周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