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衣」起放放看的課程設計源自於學生生活,在偏鄉任教多年,很容易看到孩子們的房間零亂,其中,衣服的整理很多都是塞在衣櫃而已,除了經濟因素之外,美感教育的缺乏,也是孩子們不知從何下手的原因之一,為了改善孩子房間的學習環境,美感就從衣櫃開始吧!
美感是一種技能,不是本能。這種美感技能源自於生活經驗的累積,尤其是「構成美」的能力,其所組成的訊息往往複雜的另人無從著手,卻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現得議題,因為在生活中,極少數的美感是單一構面的存在,所以我選擇了「構成」做為引導學生進入美感生活的起點,透過美感元素的分析和統合,引導學生解決美感與生活運用間的學用落差,並且透過反覆不斷的練習,達到美感在生活,生活在美感的教育理念。
美感預期成果
期盼這六堂課能給學生的成果:
- 學生能認識視覺構成的元素。
- 學生能體會視覺元素與美感之間的關聯性。
- 學生能分析衣櫃中所呈現的視覺美感要素。
- 學生能運用視覺構成的元素整理自己的衣櫃。
- 學生能運用視覺構成的元素整理自己的衣櫃。
- 學生經歷並分享衣櫃構成的「整體訊息」及「布局時的輕重緩急」。
教師課後省思
1.遇到的問題與對策:
A.問題:衣飾背後的意涵。
在課堂5「衣飾與空間的狀態」課程進行時,小組間對於衣飾的價值(品牌、價錢、…等)及風格,反射出家庭經濟狀態的現況。在課程設計中,衣飾空間的競賽,必須由各小組成員自行準備競賽所需的衣服及飾品。在分組的時候,相信大多數的孩子,不會去思考同學家庭的經濟條件,但競賽的衣飾及成果,卻有可能反應出各小組家庭間的經濟狀況及品味,難免出現一些比較及落差的現象。
B.對策:提供相同的競賽衣飾。
由教師統一提供相同元素的衣飾資源,故在課程調整上,原本最後一節的各組衣櫃成果討論,改由教師做簡單的美感統整及歸納,並增加
美感構成的運用,結合大武國中排灣族的原民文化,設計出具有美感的排灣服飾櫥窗,讓孩子有共同的話題,共通的美感元素,在櫥窗設計上又比單純的衣櫃整理更能發揮創意。
2.未來的教學規劃:
「衣」起放放看的課程規劃,在加入櫥窗設計後,由於必須提供各小組相同的衣飾資源,所以必須購入可重複利用的衣飾,在教學技能上,第三堂課必須新增「清洗衣飾」的部分,讓競賽資源清潔完整。
3.可作為課程推廣之要素:
A.衣櫃
將美感帶入生活,必須將美感帶入一種個人的經驗,在這種經驗性的過程中,會產生感性的知覺及理性的程序,最終達到經驗美化的目標。「衣櫃」是一個孩子改善美感經驗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它所構成的美感元素具有相當的複雜性,在學生分析及歸納美感元素的過程中,透過感性的知覺及理性的程序,而讓空間變得乾淨整齊,最終,認同美感是生活中秩序構成的核心。
B.收納
收納也是一種美。收納是一種達成秩序的技巧,不同的收納工具會產生不同的收納技巧,這種技巧的展現也是一種美感秩序的呈現,而且可以廣泛的被運用到各種的生活空間中,透過「衣櫃」收納的體驗,訓練學生對空間的敏感度,加速判斷收納空間與美感之間的關聯性,並具有足夠的收納技術,完成空間中的美感設計。
C.櫥窗
櫥窗就像是生活中常見的微型展覽,尤其是服飾店的櫥窗,通常都是充滿巧思的作品,一旦鎖定「主題」就能發揮美感創意。讓學生懂得如何去欣賞美的事物,也是美感教育的重點之一,希望孩子們以後站在櫥窗前,看到的不只是商品是美。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