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色彩會給初次見面的人帶來不同的第一印象,且不同服飾質感、比例的運用,也都與之息息相關。希望能透過一系列服飾色彩的體驗課程,讓學生能主動發現身邊的色彩,透過觀察與記錄,打開看見「美」的眼睛,開拓新的視野。
以台灣的傳統花磚美學發想台灣傳統美學的文化傳承之歷史意義。美感學習不只是抽象的情感形容詞,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實踐,故將台灣傳統花磚圖騰的四方連續與二方連續之數理概念,配合七年級部編課本之核心概念-美的原理,運用至色紙與色彩構成的版面練習當中,進而發現構成元素的美感。
先由平面比例分割開始,接續直向比例分割的觀察和紀錄,藉由操作中不斷調整,覺察物件本身比例分配關係的多種組合會產生不同樣貌,這其中也會產生影響比例配置的因素思考。最後,以打造懸掛式瓶狀吊缽美,從線繩選擇到考量牢固、美感、拉力、平衡,或用纏、繞、綁其它方式,體驗直向比例配置的美感呈現。期望學生能將經歷之比例感受落實於生活。
本單元以「發現與感知色彩」、「重現色彩」、「以色彩為題」、「色彩悄悄話」四項子題進行。
啟發學生視覺對於色彩的反應,發現生活環境色彩的差異,並運用體驗與實作將校園周圍的色彩分析搭配,將色彩留置於教室窗戶上讓色彩進入生活當中,並讓色彩搭配融入學生生活經驗。
課程設計設定由學生一成不變的生活出發,家裡為起點,亦是終點,試著為自己規劃一個一日遊旅遊探索路線,期在穿越大街小巷的旅行中注入多一點有溫度的想像,讓習以為常的場景,因為稍稍停下腳步品味和觀察,熟悉的景致中也會透出陌生的細節而有不同風情產生,至終能開始注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課程學習「結構」的美感構面,從木造建築斗拱的結構系統、自然結構中的樹木、葉脈、生物巢穴、蛋殼、結晶體等等皆可觀察到結構美感的特性。本單元的學習特色是使用各種建構式的積木,讓學生以分組闖關的方式體驗「框架結構」、「薄殼結構」兩種不同結構力的傳遞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力量如何傳遞並影響美感形式的變化。
讓學生透過線與面材質兩者間的變化,分析質感的差異,以合宜的方式串聯材料,思考材質的轉化、應用和功能性。
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色彩有其意義與象徵,並記錄校園自然色,將之轉化與再現。
國三學生在畢業前夕舉辦謝師宴,所以以「邀請卡」為主題,體驗什麼是合適的比例構成。
以構成為主,以學生的學習環境為導航,引導學生觀察學習環境中的構成,並發現秩序引導的美感。
利用美感投影片和KIT和實作讓學生認識比例,並利用單色的紙膠帶和麥克筆在蛋殼上做粗、細等分割練習,接著人體比例探索、尋找合宜的衣物搭配作練習,就像電視『我的完美婚紗』中每個新娘都想有要隱藏的身體部位,如何根據限定的條件位身材做造型,讓每個人都顯得完美無瑕般,這是小組要傷腦筋的課題,了解服裝搭配中整體和部分或部分和部分之間存在的關係。
本課程學習「質感」的美感構面。先觀察、品嚐不同質地的糖果,以視覺、觸覺來體驗、比較不同質感的感受,認識質感的概念。
在本單元中是以美感中的「質感」為構面,從生活中很常使用的各式材質為探索範圍,其中以「摸得到」、「看得到」為單元小實驗。不同的材質摸起來有什麼樣觸感、看起來又是如何?其次,經過壓、拉、撐、切、揉、加熱、濕乾等手法,來實驗看看材質會有甚麼樣的變化?
由最初階清潔、整齊、秩序談構成的美感,先能發現生活中隱藏種種秩序的概念,動手做做看,試著讓教室裡的書桌、書櫃和服儀產生美感,感受前後差異,循序漸進在構成美感體驗中,透過思考選擇適切合宜的構成美感,這樣的思考和選擇過程是美感訓練的目的。
由生活素材質感體驗活動中,擴展描述質感形容詞的廣度,並經由建築材質的發現與實驗建構,理解質感的構成要素:材料肌理與構成,並由校園中不同場域的建質材質踏查行為中,建構質感對空間的影響力,認識建築師隈研吾在建築質感的詮釋,最後以珪藻土與石、木、塑膠不同粒子的混搭質感杯墊作品中,嘗試拓展原始材料的不同質感質地創造,並能描述其形容詞感受的差異。
將餅乾試為一種脆弱的材料,各式型狀成為模矩的概念,並以「疊高」與「承重」做為本次課程最主要的動機,藉由操作食材進而產生的結構,會有內在的「堆疊」及「排列」的美感,。
文字存在於溝通交流、知識傳播、訊息傳遞、美學設計及情感書展,我們的生活無一處不被文字縈繞!但當生活離不開科技產品時,人與人的連結往往被迫在快速及精準的要求下完成,手寫文字因而逐漸式微。生活中隨手可見的手寫字及廣告傳單,正能作為校園訊息傳遞及版面編排的借鏡,而廣告傳單正像是業主在傳字條給消費者!
構成就像「關係」一樣,本次構成美的練習定位在「找到美好的關係」,並以生活主題操作練習。
藉由包裝乾燥花,讓學生發現好看的顏色未必合適,並學習如何讓顏色使用能多而不亂,營造有整體感的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