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美感也不單是知識,也不應該是生活教條規範,它應該是合於用的目的,並適應於整體秩序的。而是在生活上便是比剛剛好更多一些的展現,所以「美感教育」不是技術的學習,它來自為生活累積之經驗,當我們開始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敏感,便會開始願意開啟發現、探索、體驗、嘗試、運用、整合的歷程;換言之,「美感教育」是一種素養教育,也是一種自信心的養成。
對我來說,美感是一種感動,它是人跟景、人跟物、人跟人之間的交互關係,想讓學生能有文化意識,去理解這個世界、表現這個世界,這個屬於他的世界。國中的孩子會在乎跟自己相關的事情,所以我想帶著這群跟了我將近快三年的孩子們,讓他們以校園生活為題,用照片紀錄點點滴滴。
七年級的他們,在攝影課程中已了解相機的種類和構造,藉由課程也學習到攝影的構圖技巧和光線的運用;九年級的他們,我希望他們用自己的角度去觀察他的「國中生活」,去尋找楊明校園中改變他、影響他、感動他的畫面,它可能是一株草、一棵樹、一個人、一個活動、一片風景……;請孩子們將他拍到的這些畫面,編輯並加入文字,做成屬於自己個人國中生活紀錄的「明信片」,他們可以將明信片寄給遠方的朋友、同學、家人或是師長。
美感預期成果
先讓學生複習一下8年級學習到的美感的核心-秩序,以及色彩、質感、比例和構成等面向,期待他們收集相片素材時,能運用到這些美感經驗,最後在照片與照片間、照片與文字間,可以將屬於他們Care的生活構成出來。
教師課後省思
觀察孩子六節課的反應,發現他們反應最熱烈的是「第二節-影像紀錄」、「第四節-名信片編輯和第六節課-分享與撰寫」。
第二節-影像紀錄,因為可以走出教室進入校園,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堂課,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中尋找自己組別的題材。課程主題分配到「師生情」的孩子,有二種情況:一是找老師先討論好拍攝的劇情或編排畫面人物構成:一是悄悄捕捉,都有意想不到的題材出現。
第四節-明信片編輯,因為利用了PhotoImpact軟體編輯系統,優點:孩子們可以根據編輯系統的設定,很快利用收集來的照片,進行明信片的設計,他們在做多張畫面編輯時,需要了解照片與照片的色彩、主從關係、組合等構成的考量,大部分學生還會注意到畫面的簡單與複雜,少部分的孩子局限在可用的照片數太少,下次如果進行此課程,建議除了各組有主題式任務外,可以拍攝穿插的照片,做編輯時才有選擇的餘地。
第六節課-分享與撰寫,孩子很想知道別班的學生給自己班同學作品的評語,所以讓有得到評語的孩子上台分享內容,有些學生給的評語極貼切,不只述說自己觀看後的感想,還會為畫面的構成做分析,但是大部分的學生比較直觀,評語相對的也比較簡潔且簡短。原本以為明信片應該說明一下同學們就會寫了,但是可能因為現在的Line、Email和FB太方便,孩子們對於傳統信件的寄發與書寫不熟悉,所以這課程也讓孩子得到一個很好的經驗。
如果要進行這課程,因為它是屬於綜合形式的美感練習,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美感課程的底子,在教學規劃裡,需要先讓孩子了解秩序、色彩、質感、構成等美感概念。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