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預期成果 能觀察環境中的色彩。 能發現環境與色彩的關係。
在生活中發現質感的多樣性會與視覺美感的感受相關,連結對於質感的觸覺經驗進而發現質感對於美的發現。
海洋的色彩─「藍色」作為此次課程的發展重點,以身邊可見的大自然藍色(海洋、天空)與人造藍色(本校藍色制服)為出發,讓學生重新思考有關「藍色」的種種可能,並透過廣泛的觀察,重新面對色彩,並藉由觀察、收集、分析、解構與重新的構成來認識色彩,建構屬於基隆海事的「藍色」。
美感的入門是讓生活有感,從搜集不同質感的經驗來對應出使用者感受的譜系,逐步累積對出生活的美感的使用經驗,並運用質感鋪陳感受的層次性。在人為技術介入材料或基本的材質選擇更替練習,了解當材質樣貌改變後,質感的多元特性將觸及美感的理解層次。
以「質感」為主軸,討論水泥與砂石的比例、植物的搭配、放置的空間能否產生合宜的質感意象。
藉著被攝者多動向肢體張力的表現,攝影者從多角度探索畫面構成概念,拍下照片進行分析、比較與討論。
本課程以色彩構面呼應 108 課綱之素養導向,連結學生於七年級所學習的色彩學基礎知識,以「都市酵母」團隊於「台北設計之都」所企劃的「變電箱改造計畫」過程影片為引導,使用日本色研 PCCS 色彩系統之「129a 色票配色卡」為學習工具,以小組合作之教學模式,針對校園各角落嘗試進行關於校園色彩合宜性之「調和的色彩」的觀察與實作探索研究。
課程以「質感」為學習要點,我們藉由觀察建物的材質,引導學生體驗建物組成的材料在視覺與觸覺上給人的感受,並且可以透過物體表面的質地,了解物質的組成成分,進而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能夠區辨紋理質地的特徵,感受物質在光線下呈現的色澤、粗細、密度等特性,以產生美感經驗。
希望重啟學生對生活物品的質感觀照,透過觸摸比較、實際運用、討論分享等,開啟學生的審美體驗,進而將質感知能運用於生活。
在單元課程當中,讓學生藉由探索城市與生活週遭既有的材料,看見生活當中的各種材質差異,進而發現生活中各式的人造物與自然物的材質特性與質感,並且能進行自我的思考與判斷,建立自我的材質的分析標準,進行分解、分類並重組再製,透過解構再重組的過程,刺激學生的美學邏輯思考與個人美感準則,並建立自我的城市微光寓言。
以黑、深灰、淺灰三色色紙個別剪裁,分別為標題、內文、圖片等放入方框中,以比例構面的概念完成手帳內頁設計練習。
以質感巧克力球的製作,引領學生嘗試不同質感的感受,觸覺及味覺的體驗。
讓學生學習工具的意義與質感構面要素,藉由聖誕節交換禮物遊戲活動,讓學生思考如何為禮物選擇合宜的「紙」感包裝。
以學生生活的澎湖社區為色彩基礎,讓學生瞭解花磚的構成與色彩如何與當地建築融合、達到適切的色彩運用。
本課程由具體可見的生活物件開始,引導學生認識色彩如何默默地發揮力量影響每個人生活。
從個人心願小卡的編排,到過年期間,以家庭準備的乾果盤練習擺放,進而到班級佈告欄分類規劃的呈現。
本課程以美感課程中「構造」為主題,探索生活中的構造意義,並理解構造間的機能關係與材料的意義與美感,透過環保素材-雨傘,動手拆解傘的過程中,理解傘結構意義與零件素材的關係,更加深對構造的理解與應用,並嚐試將傘骨重新再造環保再利用的可能性。
1 對於logo能解讀並說出其特點及優劣。 2 能觀察蒐集當地環境中的色彩,並建立色彩庫。 3 對於現有logo能提出合乎美感要素以及地方特色的改進意見。
從既有繪本中找尋讓平面書冊可「動」的關鍵構造,重新實驗並應用於自己的作品中。 嘗試於美感作品中添加「構造」元素,使其具有不同的閱讀效果。
學生依全班實驗所得的想法,結合自己生活中的需求,創造出具有美感又能放置書籍、並收納個人物品「桌上型置物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