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第一、二節:藉由觀察生活週遭的事物來探索美感,透過視覺、觸覺的描述分析,引導學生討論,能更清楚的表達質感帶給他人的感受,並對觸覺質感的再發現,促進視覺與質感的連結性。
第三節:探討合宜的質感以及能將質感做轉換及運用於生活中。
第四、五、六節:挑戰質感改造並進行分組討論與分享。
美感預期成果
1. 能清楚描述質感給人帶來的感受。
2. 能透過引導理解視覺、觸覺與質感間的記憶與感知或許不同。
3. 讓學生能正確描述不同質感的差異。
4. 讓學生能分辨不同物品的合宜質感。
5. 能動手將一般材質的材料進行質感改造。
6. 學生能上台以流暢的口語表達改造手工書的心得與發現。
教師課後省思
透過美感教育讓孩子從做中學,體驗式的教學讓學生更能吸收美感的精髓,但在進行課程時深覺六堂課時間太短,時間分配較為不易,自行加課至十堂,將美感教育完整呈現給學生。
依照建議做教案修正如下:
1.第三堂的合宜質感探討,在單元銜接上有些跳躍,但如果能掌握合宜的質感,則在質感教學上有更切合生活美感的層次,故建議教師能在改造活動上連結合宜的討論,相信必能使課程更加完整。
2.第一到五節皆有作業及活動設計,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當成成前導,也讓學生藉由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思考何謂質感,以及對美感的價值觀,印製學習單及藉由分組報告及學思達的學習概念,進行美感提問,讓學生在課程學習中,透過學習單及小組活動,能對質感有更深入的認識,激發學生想像力與對生活美感的感知力。
3.於第三節課加強討論合宜的質感對於生活中的重要性,並請同學判別不同場域與質感需求之間的關聯性。
4.第六節課為小組合作發表,將原本的標題「質感123」改成「“質”有好“感”」,原因是在體驗各式質感後,能揀擇出合宜的質感運用在作品當中,製造出屬於自己的好“質感”。
5.調整細節部分參閱執行內容。
-
0{{(ke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