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美感教育」是一種素養教育,也是一種自信心的養成。因此希望藉由尋找教室內「美」與「不美」的景物風光,以攝影手法凝結影像,讓學生探索教室空間「美的本質」與「不美的原因」。由發現問題,到提出改善策略。從學生私領域開始,以教室個人儲物櫃為畫布,書籍文具為顏料,重新組構個人空間面貌。進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提昇教室公領域的美感為目標,重新形塑教室環境。
美感預期成果
- 感知環境美與不美。
- 運用美感因子提出提昇空間美感的方案。
- 執行提昇空間美感的方案,改善教室學習環境。
教師課後省思
- 增加課程單元--加強「結構」與「構造」的先備知能:本次課程因為學生欠缺「結構」與「構造」的先備知識,因此在設計轉為實體時,在僅有6節課的時間壓力下,學生成果發展受到限制。未來可增加「結構」與「構造」的課程內容,讓學生擁有更完備的知能,以接受新的課程挑戰。
- 調整教學方法--目標口語化、程序口訣化、活動遊戲化:合作精神的培養是現在的教育趨勢。如何幫助異質性的小組成員能充分發揮合作精神,教師在做課程規劃、設計與施行時,可適時將「目標口語化、程序口訣化、活動遊戲化」,幫助學生進入教師所設計教學情境,產生教學的效能。
- 發展跨域課程--與衛生組發展環境教育課程:環境的改造與維護是持續性的工作與課題,結合衛生組行政資源與視野,讓課程從「點」出發,進而成為「面」的效能,讓校園環境得以永續美化與經營。
課程規劃
- 01這就是美!
尋找教室環境中合乎美的地方與不美的原因,並找到自己在生活環境中對於美的關聯與期待
- 02蓄勢待發
以學校個人儲物櫃空間規劃為挑戰,先請學生測量個人櫥櫃尺寸,探討如何增設創意小物(層板、盒、蓋等),加強空間收納功能,並增進畫面的美感(導入構成概念)。
- 03自我突破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學習單上亮點、建議、提問與新點子。學生依據討論修改設計圖,並將設計概念落實於教室儲物櫃空間改造。
- 04動手玩創意
學生完成自己教室儲物櫃的改造後,小組認領需空間改造的教室環境區域,依據現階段人力、物力可及的部分提出改善方案。
- 05教室也可以如此!
依據上週的提案,將所負責的區域重新作排列與調整。
- 06尋找續航力
運用照片紀錄作回顧,幫助師生表達六週課程對個人和班級的改變與影響。探討延續教室空間美感的困難與阻礙,並提出可行之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