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談到比例,常會聯想到尺度,比例感是對尺寸的大小有審美的感受,比例美感練習的主要目的則是探索比例的存在,故此課程設計設定以比例的概念進行生活物件的觀察與應用。先由平面比例分割開始,接續直向比例分割的觀察和紀錄,藉由操作中不斷調整,覺察物件本身比例分配關係的多種組合會產生不同樣貌,這其中也會產生影響比例配置的因素思考。最後,以打造懸掛式瓶狀吊缽美,從線繩選擇到考量牢固、美感、拉力、平衡,或用纏、繞、綁其它方式,體驗直向比例配置的美感呈現。期望學生能將經歷之比例感受落實於生活。
美感預期成果
- 進行比例的觀察測量與紀錄。
- 嘗試多組的比例配置,理解「尺寸分配」的急與緩、「分割元素」的輕與重之牽動。
- 能選擇適當的物件比例考量與運用。
教師課後省思
- 使用美感比例kit練習1和練習2的比例觀察經歷,有助 於學生練習簡易的觀察記錄方法,又觀察記錄之結果可為比例索引之運用,唯教師須妥善於課前準備充份瓶罐等工具。
- 第二堂課「觀察比紀錄比」的進行,因課堂時間考量,只運用練習1和練習2,教師詳細講述繃帶和瓶罐操作方法,學生將可順利在課堂中(操作約20分鐘)觀察瓶罐裝水和不裝水對繃帶形變數與拉力大小之牽引,並完成描繪和工具歸位。
- 第三堂課「一線繩與一瓶罐」教師選擇麻繩、特多龍繩、鬆緊帶、B線4種線繩,其中鬆緊帶因操作次數增加略顯彈性疲乏,須適時調整或更換線繩。4種線繩分別將寶特瓶綁牢,綑綁位置限制在30公分處,在上提時才可比較不同線繩的拉力,而鬆緊帶和B線因有彈性,在綑綁時較耗時,綁法略顯不同,教師可選擇多種綁法講義供學生參考。
- 第四至七堂課進行瓶狀綁繩,部分學生較難理解如何將第二堂課觀察的比例索引轉化為瓶狀綁繩之A、B、C段比例。綁繩操作中之關鍵有兩個,一為單結雖綁法容易,若要維持裝入瓶罐的平衡,左右相鄰單結長度需一致,二為交錯綁線時容易錯置,導致瓶罐無法放置於環狀線繩中。
- 原先希望完成的瓶狀綁繩作品,可讓學生因應原班教室或校園空間而有不同比例關係的探索,由於課堂需預先準備材料種類過多,故在美術教室設佈展區,預設在同一吊掛條件限制下,以減少課堂備教材時間。
課程規劃
-
0{{(key+1)}}